第一周周总结

终于来到了MIT,自己或许以后可能难有机会来这里深造和学习,能来看看,甚至能和这里的人才真真有深入和细致的讨论也算是相当的幸运了。这篇周记可能相当的杂乱无章,自己也整理不出很好的头绪,就意识流了吧。

老师和我们谈到了很多与选择有关的东西,选导师,选行业,从论文里选有用的部分阅读等等,大至关乎我们人生未来,小至阅读的技巧,总的来说,无外乎观察、积累、思考和判断四个步骤。其实时有些明白为何总还是要听听老人所言,他们是已经帮我们完成了这四个步骤,以他们的经验之见,为我们节约精力和时间。不过时代总是在变,经验也会有过时之时,所以自己去形成这样一套判断的方法,确实很重要。我们在下判断之前,确实应该多看看了解,并且思考选出有用的东西再加以判断。好比之前问老师的关于我们国家推动电力汽车的问题,确实有着我没有对比国情,也并不了解这整个行业的形式,不过幸好这只是给自己留了疑问,而并未妄下定论。这让我觉得,我似乎也可以把自己先下想不明白的问题列一个清单下来,以后碰到与其中有关的就可以加以记录和积累,可能慢慢的其中一些问题也会有了答案。

再说到科研,我越发有能感受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且不说很多发明发现就是有基础知识而来,基础的不牢固确实也会让自己在研究过程中出现问题,也让我意识到自己学习的短浅。不得不承认,我在学习那些化学和物理的基础课程时,确实是像为了考试而学一般,不考的东西,自己掌握得是相当的不牢固啊。回去以后,要再翻出来温习一遍,这次没有考试了,也该平等地对待一次这些知识了。这不禁让我在思考,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做的这么不好,我们画出了重点,给本该被我们一视同仁的知识分出来高低,有些一遍遍考,有些一分不考。教育,本来不是为那些自律或天才的人设计的,我觉得它本是应该为我们这样普通的势力的孩子设计的,只有它在考察我们的时候平等了那些知识,我们也才能被逼得去认真学习它们掌握它们。当然,以后的我,必然不会再这样做了。此外,不管是从这次老师的讲述还是自己做实验的经历,耐性和毅力,确实是在其中相当重要的品质,自我感觉来也是自己最为缺乏的品质。自己真的很多时候,是一个脾气相当急躁,遇到一点点挫折就会觉得没了救了的人,我不知道我能做成什么样,但是我有勇气去迎接这些,我也会坚持把自己磨练下去,老师也说了,没有人是天生就适合做科研的。料要被不断处理才能成材,人会是一样的。

然后,想和老师讨论一下两个问题。一个是,嗯,就是我们主要是关于能源与环境的问题,而您一直在讲储能器件(电池和电容),我就一直没能明白其中的联系,最近在思考自己的presentation的主题的时候,就想起来,不管说最终我们最终以何种方式去获取能源,以何种去传递能源,储能器件始终都是需要的,所以它算是其中的一个枢纽,这便是两者之间的联系。然后便是我的一个疑惑,这种枢纽有没有可能那一天不需要了,假设如果可能实现直接由获取能源到使用的话。第二个问题是我的presentation的主题,我不是很能确定。我想讲和您讲的部分不重合的地方,就从获取能源的方式和传递的方式在考虑,想到了两个东西,一个是人造太阳还有一个是超导,我觉得都挺有意思的,感觉有点拿不准主意了,想征求一下老师的意见。


第二周周总结

这一周我们继续在上课,也听了别的同学讲的东西,有一个同学讲的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现在的高中小孩子好可怕,现在就能条理清晰地从基本原理出发,讲清楚太阳能电池,确实不仅是聪明也自己下了心思,做了思考,后生可畏啊。

在继续听老师讲课的过程中,有一种感觉,我们做的是材料,不过最终都是出发于实际,再回归到实际。有些材料是根据实际需求,判断出需要什么性能,然后设计或在原有的材料继续改进而成。而这并没有结束,可以做进一步的思考,这种新的材料或者改进的材料还能有什么其他可以被运用到实际的方向,才不枉费辛苦做这个材料一场。是说到实际,还有应用一关,老师讲了他在上海做研究时和上海的市委谈想将上海的房顶换成太阳能板利用太阳能发电,但是被人家给拒绝了的事,因为他并不像上海市委的人清楚上海的太阳能资源并不足以像他想象的那样提供电力。所以说明一点,在应用的过程中,还有这种种情况需要考虑,都不是容易的事。可见,从基础研究,到再将材料做成器件,最后到组装,运用到实际,确实是一个相当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想到自己想要做的生物医学方面的材料,除开这些,还有极长的时间,一步一步的动物实验,到临床实验,也是自己可能到死看不到啊。敬佩一下那些医学家。

另外,老师谈到他开始做那些没有前人经验的实验,自己的思路和得到的启发,还有遇到的危险还有从一些失败的结果中发现的现象,并对那些现象的延伸和扩展。从中有这么几点感想。一,阅读文献很重要,阅读中一边结合着自己的项目思考更重要,也是古今不变的道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二,实验充满着危险,特别是没有人做过的实验。首先,在做之前都要查相当多的资料去预估实验的危险,有点像投资。其次,虽然老师没有特别不说,但是在他说的故事里,每次做未知实验的时候,他都会下意识的多一层保护,保护自己他人,也是保护实验设备。不得不说,是有些羡慕老师当年自己去摸索的过程,确实给他带来了很多的经验积累啊。三,老师谈及了他一次实验失败的经历,以及他从中的发现和延展。老师多次说到,发明并不容易,但是发现会比较容易,而大多发现也确实是从失败所得,失败有时候是需要得到比成功更多的重视。

此外,老师说到了一点,让我极其赞同,就是不要被人贴标签,尽可能广泛的涉猎,不要局限了自己。